: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南方暴雨肆虐 湖北新豆期待不宜过高

南方暴雨肆虐 湖北新豆期待不宜过高

来源: 粮油市场报

  近日,南方出现大范围强降雨,蔬菜水毁严重,以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豆制品需求明显增加。洪水也给湖北主产区大豆(4851, -23.00, -0.47%)生长带来一定影响,建议经营主体对湖北新豆的上市不宜期待过高。

  大豆拍卖价一轮高过一轮,拍卖场景异常火爆。6月23日第三轮投拍总量为3.2613万吨,拍卖底价由之前的4800元/吨提升为4900元/吨;最低成交价5310元/吨,最高成交价5390元/吨,成交均价5350元/吨。6月30日第四轮拍卖计划投放4.955万吨,预计底价维持4900元/吨。

  大豆拍卖价格明显对现货行情形成助推。截至目前,前四轮拍卖已确立投放总量为19.0219万吨。从拍出豆源流向看,进入食品市场的很少,豆制品加工需求仍以现货为主。东北现货价格虽然随拍卖上涨,但真正成交始终低于拍卖后折算成商品豆的行情。

  受东北拍卖价格拉动,关内地区主流价格仅两周时间就由5560~5600元/吨急剧上升到5840~5900元/吨。由于关内近期仅有播后剩余的少量种源,各地存豆大户已不多,现行关内大豆进入市场后与东北的价差开始向常年均值靠拢。由于之后数量甚少,各地收购商抢豆现象在预期中体现,收购价明显进入高点。

  南方地区大范围的强降雨导致蔬菜水毁面积继续扩增,各类蔬菜价格大幅上涨,明显拉动其他副食品价格跟涨。豆制品加工从6月中旬开始出现“微妙”变化,重灾区加工量逐渐提升。值得说明的是,由于主雨带频繁活动,长江中下游水毁新季豆面积明显增加。

  东北拍卖火爆   追涨“悠着点”

  大豆拍卖方式改变了往年的模式,采取“少量多次”和轮次更换投放地区的方式,激励了参拍主体的竞价热情,拍卖价格一轮高过一轮。第一轮投拍6.0486万吨,底价为4800元/吨,成交均价为5216元/吨;第二轮投拍4.757万吨,底价为4800元/吨,成交均价为5270元/吨;第三轮投拍3.2613万吨,底价为4900元/吨,成交均价为5350元/吨;第四轮计划投放4.955万吨,底价或与上轮持平,预计价格变动幅度不会明显。

  至6月底投拍总量达19.0219万吨,目前,已拍出的豆源基本没有流入食品加工市场,拍后主体有少赚“甩单”现象。值得说明的是,大豆这种拍卖方式的延续,至7月中下旬能够拍出的总量为30万~35万吨;而国内蛋白企业按现在的加工状态,库存原料至7月中旬也会消耗殆尽,企业在新季大豆上市前需求约为30万吨。

  但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是在持续拍卖的过程中,企业一次性买足所需原料的概率较低,一般会先订一批缓解急需,续拍的豆源出库时间为40个工作日,届时向企业流入一部分,余下的豆源随着出库日期迫近,以及之后拍卖数量叠加,7月下旬拍卖价格或在参拍主体积极性下降后出现向下趋势。

  东北现货市场受大豆拍卖价格助推,匮乏的豆源有加速跟涨的欲望,特别是第三轮价格体现后,拍卖的陈豆经加工塔选为商品豆的成本价已达5500~5550元/吨,其质量远低于现货。持有现货的主体随之提升市场报价,至上周末,普通塔选商品豆主流报价已升至5600~5760元/吨,部分优质类或塔选的大粒型品种报价已达5660~5760元/吨。目前产区报价与下游市场销售价形成较大背离,市场接受度仍处于被动和观望状态,因此建议持豆贸易商理性购销,追涨应“悠着点”,谨防拍卖价格逆转。

  关内抬价争购   抢豆“谨慎点”

  前期关内各地豆源进入下游市场比东北豆有一定价格优势,市场倾向性明显,之前的库存得到很快释放。随着豆源日益下降,大豆拍卖价格一轮高过一轮,助长了关内各地贸易商的看涨心理。上周中期,各地农户播后剩余的种源陆续向辖区收购网点转移,因此时正处于涨价过程,许多空库的商户在预期之中开始“放价争购”;同时,之前曾“弃豆收麦”的商户,由于小麦行情趋弱,也纷纷加入抢豆行列。

  河南、安徽库存越来越少,装车报价日益坚挺,夏收后5560~5600元/吨维系至6月中旬,至上周末装车价已上涨到5840~5900元/吨,山东各地5760~5800元/吨的价格很快跟涨。值得说明的是,山东鱼台是近几年新兴的大豆市场,在南方市场知名度刚刚提升,由于利益驱使,“大乳白”掺混“徐豆20”、“杂豆”掺兑进口豆现象,已令南方市场经营主体排斥,价格失去参考性,若嫌价高就多掺点,这种做法很普遍。奉劝经营商这种    掺兑行为应有所收敛,维护和提升市场“认知度”才能长久。

  正值涨价之际,各地库存甚微,适逢播后剩余的种源入市,已空库的和新增“弃收麦改收豆”的商户,相互提价争豆现象如期出现。上周末,安徽涡阳收购价已达5800元/吨;而淮北竟然高于当日卖出价,达到5840~5900元/吨;宿州地区收购价也上升到5840元/吨。

  由于各地价格上升较快,动作快的市场经营大户已补进一定数量库存,中小户也有少量补给,产区现行价格再度令销区经营商出现观望。

  本周起,各产区市场均将呈现弱势,这批种源高价入仓后,会拉长供应时间。现行收购价若继续上涨,利润几乎很小,建议参与收购的主体和持豆偏多的商户“谨慎点”为好。

  销区暴雨侵袭   库存“补充点”

  南方大范围的强降雨,使得受灾区域蔬菜水毁严重,以致蔬菜价格大幅上涨,其他副食品价格同样跟涨,豆制品需求明显增加。

  7月至9月大豆供需会有矛盾,市场消耗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即便受灾地区增量加工,关内豆源出现缺口,东北现货较少,但未来有一定量的拍卖豆作为补充,现行价格大幅上涨也有一定难度。进口转基因大豆因价格低廉,加工商会继续掺兑使用;目前俄豆入关量小,7月至8月会陆续增多,但这类豆源的供应主体,在国产豆价高之际也会大幅提升销售价格,将接近东北豆行情。进口加拿大、乌克兰大豆6月下旬到港的已经流出,目前还没有全部进入市场,预计下一轮入关要在8月中旬。

  7月份南北产区大豆行情均将坚挺,进入8月上旬,随着拍卖豆源流入产区贸易商仓中,而且拍卖继续进行,市场经历6月下旬至7月上旬的集中补库,会出现一段时间的观望。蛋白企业脱离现货市场后,采购主体单一,加上现货和拍出货源有掺兑,或单发会出现一定价差,市场在少进慢补的同时,因豆源价格太高会表现谨慎。

  7月底湖北新早熟豆会有少量上市,但鉴于陈豆价格高企,与新豆交接时价格会比较接近,加之上市不集中,高开高走现象明显,对市场影响较小。进入8月下旬,其他茬口品种将与早熟豆交织入市,上市量会比较集中,届时,下游市场会侧重于湖北豆的采购而影响陈豆行情。

  市场经营商不宜提前过分观望湖北豆,因为未来的气候难以确定,近日强降雨带已在江汉平原出现,影响面值得观察。因此,市场不宜与陈豆库存脱节,一旦出现意外,陈豆会再次反弹。

  (原文刊登于2020年6月30日粮油市场报A03版)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