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日本半导体的“昭和陷阱”

日本半导体的“昭和陷阱”

CV智识©1 o9 B2 `3 D" i( _)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CV智识(ID:CVAI2019) ,作者:杨健楷;编辑:张丽娟,头图来自东方IC( J9 I8 B4 G  N6 u: Z
$ k! u5 ^+ U7 y7 o1 n( L, F) A
“股价和地价将会无限上涨的‘超现实’消失了,日本站在悲惨遭遇造就的废墟之中,终于从噩梦中醒了过来。”
4 D. M4 C( T* M% H3 s! L9 B4 ~
/ z: ?, J1 D, D  q" l, }2 A# d. D日本半导体的惨败已是不争的事实。! l) S5 \' }3 U- q
7 D8 O* ?6 C, k
2013年, 在NHK《日本制造反攻的剧本》节目中,日美贸易战期间负责与美国交涉的通产省官员表示:因为来自美国的压力, (通产省) 在推行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政策时遭遇阻力。在美国从日本那里照猫画虎,成立了Sematech (半导体制造技术战略联盟) 之后,美国半导体在1993年成功反超了日本。; p: j/ ^, h) ^! Y  U: [$ F
5 v: n- f, s, F# r
言下之意,日本半导体产业之衰败,是因为美国施压,日本的产业政策无法施展。, f7 B3 X7 k+ j( n" L2 ]: V. J

7 z' v' ?  i1 f) q但因为日美贸易摩擦而签署的日美半导体协议,早在1996年即失效。而根据经产省 (前身为通产省) 的统计数据,日本集成电路的出口额在日美贸易战后屡创新高,直到2007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o% p3 {. [9 {  p: ^3 q, z% L0 W' k% l$ P" _# |7 `
近期,日韩之间聚焦于半导体的贸易之争,每日反转:“韩国国运迎来转折点”、“日本半导体隐忍数十年上演复仇大戏”、“日本才是隐形冠军”、“三星已在欧洲找到替代材料”…: V2 g7 Y' o/ q6 O) H

/ Q  S: e, k" ^/ x- H不同于隔岸观火者的隔靴搔痒,日本产经学者对于本国半导体产业的衰败是痛心疾首的。0 H8 k. }% `  O, P/ Z; [. M  L

3 \" j4 @3 k3 x0 Q# M! W日本学者汤之上隆在其《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中认为,日本的电子领域要重振雄风,就必须先老实承认自己“输了”。
+ T' U4 o# m9 k: {( b' k2 C: R
% N7 V1 h& K; s, w) Z) ^$ J贸易摩擦“狼来了”的故事固然好听,但谋杀日本半导体的,就是日本自己。) b4 {8 `+ n) G" I- a, P9 D6 N+ t
“昭和陷阱”
! e& @: L1 ?0 s  b从1971年英特尔发明1KB的DRAM,到日本在80年代中期超过美国,1986年占据80%的DRAM市场份额,英特尔退出DRAM竞争,日本半导体的称王之路只花了不到15年的时间。
1 c$ c8 c- _' @7 }" o
7 \0 i5 r( l6 S模仿式创新和精密的质量管理,是日本DRAM产业在短时间内称王的法宝。0 I1 R* o9 [" C  D+ A
9 h: ?7 P. ^" R, |$ W. R1 R1 s$ y
DRAM本身是一个非常标准化的产品,容易被后来者通过模仿来超越,尤其在DRAM刚发明的时候。- H$ [* Q! H8 G( U0 o

/ y6 `6 q5 a+ d9 U3 V英特尔在先后研发4KB、16KB、64KB的时候,反复遇到了被后来的模仿者侵占市场的问题,到了256KB产品,英特尔产品的市占率更是低至不到1%。无奈之下,英特尔停止了对1MB规格DRAM的研发,并于1985年从DRAM市场退出。
$ n, @5 t( D2 W# |; ~( y6 i- d, A; R& }
在日本企业扎堆以模仿攻破英特尔创新壁垒的时候,他们正身处大型机时代。大型机经久耐用且价值数亿日元的特性,决定了整机里面的DRAM也是必须高度可靠、耐久使用的。当时的大型机厂商,要求DRAM要有25年保质期。3 a+ X! ?3 I; g
4 t8 ^2 c. e) {* n* w- p
日本半导体制造商也真的造出来了,为什么?因为美国人是他们的老师。. {! I0 A: Q" |7 n
# f( P5 V6 v9 Q9 |: h  N
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朝鲜战争的时候,日本作为“亚洲工厂”为美国供应军火物资。为了达到军需品的质量标准,日本人认真学习了一位美国质量管理导师—戴明的著作。  }7 G  r. p, J# a3 W. u( O

. [! N; B" e; }: d3 K  F戴明的核心理念,是产品应该在生产的时候就避免出现瑕疵,而不是生产完了再找问题,这个生产理念没有获得美国人的认可,但是日本人一直遵循。
8 D' l# {& q3 S, s( U2 r& n# p& a/ h( Z6 t
到了1980年,惠普公司表示,日本DRAM产品的良品率在验收测试中要高于美国。日本人师法美国人,模仿、研究了不到十年时间,就生产出了质优价廉的DRAM产品,并供应给美国大型机厂商,将美国的DRAM同行冲击的一塌糊涂。
8 m3 X  v% k! i6 s  Y4 L
5 G3 a, C9 ~, {" B! S4 v追求高质量产品的技术文化渗透到了日本半导体企业的血液,来自美国人的夸奖,也使他们开始相信“日本技术第一”的神话。对这个神话的信仰与践行,却悄然为日本半导体企业埋了一个不小的雷。, Y; I/ y' M. P* F7 F
) K# W$ W! R& z  o
当日本企业还在忙于追踪大型机、沉迷于25年保质期DRAM的时候,IBM在1981年发布了小型机IBM-PC。1982年,NEC推出了能够处理日文的PC-9800系列个人计算机,占据了日本一半的个人PC市场。
0 f9 R6 C+ s9 w( J" u5 e  ^- h8 ]2 \* e
但日本封闭的PC产业没有持续多长时间。日文处理的技术壁垒在1990年被IBM攻破,90年代中后期,Windows系统的出现、海外廉价机和互联网的普及,摧毁了在封闭温室下生长的日本PC产业。$ _0 \6 O* h) u, b0 z

$ D3 A5 \3 j5 x: S! T! X8 l0 t% J这对于日本半导体产业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在即将到来的个人电脑时代,日本半导体企业失去了最后的筹码。+ O7 N( I* t7 Z/ Y5 y, f# m& c+ v

! K" h2 m3 @/ a2 s4 b6 H5 G包括NEC、日立、富士通等在内的日本制造业企业,都是垂直一体化的整合分工模式,他们同时生产半导体和整机。
' \" e1 x9 ]) p: a; [  c9 p+ A" N+ L
除了日本的整机厂商,没有多少PC公司,愿意把日本人用25年保质期技术生产出来的昂贵DRAM装在自己的机子里面,因为个人电脑的寿命不过5年时间,也不需要多高的品质。
- Z) h5 f' D$ ~+ [/ b
& j* V# v' o( Q3 G1 I- U身处大型机时代“技术最强”的神话之中,日本半导体企业远未醒悟。而在隔海相望的韩国,一家野心勃勃的企业正在偷师日本,而傲慢的日本人,却全然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 `0 X; R" c9 J0 l- w
0 L9 b. J  j. c
1989年,平成年号启用,日本的半导体产业掉在了“昭和陷阱”里,韩国人要追上来了。+ |+ g, U) Q0 B# r4 Q6 k( Y
三星谍网
9 o8 S7 t+ h$ W, W' `( g% _5 \* Z$ C* l2 O$ }, @* Y5 F
商业间谍案发生在自己身上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 u( G( z" z1 x7 K7 Q
( y1 V0 Q0 U. |  B1 f5 O6 K! w  `汤上之隆1987年进入日立成为半导体技术人员,在尔必达经历了日本DRAM产业的最后尝试,被迫于40岁提前退休后,他投身半导体产业研究。根据他自身的研究经历,他怀疑富士通有一些日本人在帮三星做事。
4 {2 I- s6 \" x8 t) _3 [
- E' e$ ~, \" u8 B7 o* y他发现,在前田和夫于2004年发表的半导体通俗著作中,竟然有他在Selete (由东芝、日立、NEC等成立的半导体民间联盟) 期间所写的内部保密材料。并且,引用的未经公开发表的内容相隔时间极短,前田和夫与汤之上隆也素不相识。. \+ X; O/ W2 a" i
$ w$ d% \2 k7 c& X5 y" N; V2 }
汤之上隆怀疑,前田之所以能做到如此快捷全面的搜集关涉半导体的保密信息,是因为他与其他一些日本半导体人士一样,其中包括富士通的高管,都是三星在日本组织成立的顾问团的一员。
' w7 P5 h7 ^; C. f1 q: q6 I$ L0 T( s9 _, k$ f5 a6 M4 O
这个顾问团很有一些来头,并且在日本半导体界织就了一张神通广大的情报网。. g- ]! {% a  i: f& J6 W5 N

! h( A' l, ~2 p2 [  ?三星DRAM大业的建立,和日本人有不少关系。1983年,三星接受夏普的技术转让,建立了DRAM一厂,初步尝到了甜头,但之后的二厂栽了跟头,因为成品率太差,建厂失败。到了三厂,三星花高价组建了一个由日本专家组成的顾问团,好“让钱发挥作用”。90年代,三星还承接了NEC派过来的DRAM订单,学到了NEC先进的量产方法。
$ \$ |6 u, b, `: r6 S5 E8 e; `( ]" {) P$ y! u9 [
日韩半导体界的“交流”由此十分频繁。6 G. q3 V" b% [! I7 d! S

- n) t/ G6 W2 L据传,在八九十年代周末由日本飞往首尔的班机中,坐满了日本的半导体工程师。汤之上隆猜测,一些灰色、甚至是黑色的情报交易,由日本的顾问团在中间暗箱撮合。而一条最新情报的标价,是一条100万日元。& A# O" i0 B& D- D
& {1 Q& R' s$ k6 H2 ]  ^, s
对于日本半导体企业的最新情报,三星尤其热衷。1998年,日立的1GB规格DRAM正处于研发阶段,当时正在日立工作的汤之上隆便听说了试制样品落到了三星手里,而日立不过试制了十几个样品。
5 ?/ Y. I1 H$ h# I( w+ O; u8 A. G  J* _6 J% d
日本顾问团只是三星庞大情报网的冰山一角,除了这种或灰或黑的情报交易,三星尤为注重市场调研,并网络相当数量的全球优秀人才以洞察市场先机。3 p# V7 N3 c2 N* _! |! ]. e3 e3 ]2 n5 j
' v  z! q8 {. e$ r  f6 v
三星与日本半导体企业市场调研人员的体量,相差有数十倍之巨。日常的数据统计,并非这些市场调研人员的首要工作。他们的主要职责,在于感知并准确预测市场需求。5 i! k  B! s# n! G, D1 `' p

- R8 \: r0 a1 k一个市场调研专员被派到中国来,他要在中国住上一到两年,学会讲普通话、吃中国饭、了解中国人的喜好,做完了这些功课,再确定三星应该给中国人生产何种DRAM产品。: @9 m/ R! W' p) H8 v
& n  L# }0 P7 |" Q5 }
要做到精准的需求预测,离不开天生的直觉,这种市场嗅觉无法经后天的教育培训得来。因而,即便是三星董事级别的高管,每年都需要不设顶薪,为公司物色一名这样的人才。毕竟,一个市场决策,可能直接决定了今后的资本开支计划,钱一花出去,就找不回来了。( c3 r3 U; z/ {

% o  ?! f* W/ Q: E' n而在这些顶级人才进入公司后,迎接他们的是更残酷的竞争。一个惯例是,如果40岁还未当上部长,就必须从公司滚蛋。激烈的内部竞争,让身居高位之人都不可丝毫懈怠。
  R* D. M) S) a: e3 j# \7 F
: D  d! X9 j% k4 W9 V6 y- ?与之不同的是,在日本半导体企业内,各部门之间的鄙视链是:研发、量产、市场,这种分工高下就类似于中国古代的“士农工商”,观念之根深蒂固,很难动摇。如果一个研发人员被调到了市场部门,那他一定认为自己没前途,要完蛋了。: L" E3 _0 ^5 S, ]3 @

% y( |, d5 ~5 F+ D除去分工高下之别,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人员在走向高位之后,便逐渐远离一线车间,不再了解最先进的技术,有如隐士一般。
. B! _* X$ h: B1 O6 W6 Z0 |& P- o) C1 [( @6 t5 h4 ^
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每个职能口,实际上都被能力不逮之人所占据,有能力的普通职员,早早的就不干技术活儿了,当了领导,却又离市场太远,这便不能履行他在公司的领导职能。
+ i5 ~" D7 E( Q0 ~2 y$ m- i2 O7 Z3 w$ ^, u! y1 m
分工如此割裂,便可以解释为何日韩半导体企业之差距,会越拉越大。
: f2 S/ k/ l3 y* y& R2 l$ V1 {" w) a; M1 b9 ^, ^6 k
在三星以其严密庞大的情报网偷师日本老师之技术产品、以优秀的市场调研团队把握电脑行业之变化、以廉价生产技术提供的DRAM冲击市场之际,日本半导体企业节节败退。
/ u. |8 D0 D0 h9 X, f# P% G' j  \( {1 u. U! f% l1 p
到了90年代末,各大日本半导体企业已无法承受DRAM业务带来的亏损,单个公司生产也不再具备规模经济。东芝、富士通、三菱退出竞争,日立和NEC分拆其业务,合并成立了尔必达。
' F, l% f& z+ ~- J" j8 }: v! ^: _' h9 X6 q7 C9 x
这是日本DRAM产业,也是日本半导体产业最后的希望所在。. ]1 y) F3 P* m7 F! Y
最后一战* v- L2 f' h. @9 A
2000年2月,正值职业生涯顶峰的汤之上隆毛遂自荐,自愿从日立借调至尔必达。一年时间,汤之上隆在尔必达内部日立与NEC的派系斗争中失败,随后被扫地出门。8 l- Y9 D* O" O' i/ _7 P0 b
+ O! z  L7 m8 ^: I3 L
这一年的时间,使汤之上隆深刻的认识到日本半导体的短板。$ f2 h: |9 k: y$ r
4 o/ f2 m6 R% x6 W: J8 I. w
汤之上隆认为,日本DRAM产业被“团灭”,不是因为半导体制造商们造的DRAM质量不行、不够耐用,反而是因为日本的DRAM太好了,精益求精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I7 P5 {& L- M' f0 F. `4 V$ C6 T
2 M; D0 p, u# {' o
从1999年底合并成立,到2012年破产被镁光收购,尔必达在这13年间一直没有掌握用低成本生产技术来制造廉价DRAM的方法。
! [/ _1 ^# w: N. b3 m0 A9 N6 `' b9 J# Z+ u6 f
那么,尔必达的DRAM生产成本为什么一直居高不下?
( R3 i: @, r& t, m* [$ L7 R9 F  \+ q9 l' g  q
这得说到尔必达公司内部的三大派系。尔必达由日立、NEC合并而来,一开始分为两派,日立系擅长新技术研发,NEC系则擅长高成品率的量产。. Q- X) [: U% m
" W: ^. `3 r/ h
后来公司招了三菱系的人进来,三菱在大型机DRAM时代垫底,因为技术不行、钱也不够,三菱系只好把竞争力放在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上,以依靠人的优势在低成本DRAM拼出一块市场。0 O. o7 X9 g# |# e, d5 |

0 f9 t, Z& W* ]$ u! c尔必达合并之初,日立系与NEC系打得不可开交。2002年11月,坂本幸雄就任新社长,日立系大败,NEC占领了包括研发、量产在内的重要地盘。
4 d" B) u+ Q7 ~) J2 |' U
0 j. |3 S' A0 o4 o# l擅长量产的NEC系,分工极其细化。对于一个细分的技术口,NEC的技术人员是日立的3-5倍,是三菱的10倍。' H, Y; Z3 J7 g& ~
$ j9 L% b* f3 T* V/ j- e- y
即便再小的领域,NEC系会做的十分彻底,工作量不减反增。对于一个技术,他们会对每个参数事无巨细的进行调整、观察,并拿出相当于日立10-20倍的晶圆数量进行实验。工作量如此之大,以至于NEC系的员工每日加班到凌晨,早上八点半按时上班,周末两天依旧加班。- m6 O1 t; T& D, L! L
! }# X, z' p8 \6 l
为了达到DRAM的高成品率,尔必达延续了日本半导体企业昂贵的设备使用习惯。公司每道工序都设置了专用设备,用着同一台设备,尔必达的晶圆吞吐量只有三星的一半。& O. ?- W1 E+ ~8 g, E
' \# o: b) L: x2 C& f
因尔必达DRAM芯片面积稍大于三星,即便前者达到了98%的成品率,比三星要高15%,但生产出的每一片晶圆,能切割出来的DRAM芯片数量依旧是少于三星的。如此一来,分摊到每一个芯片上,尔必达的折旧成本相当于三星的两倍。" F+ j7 Z3 U7 R% U& \) a1 v7 s$ r

5 a1 I9 a/ x2 E. o4 s, a/ u人员冗余、制造工序复杂、最大的成本项设备折旧成本高企,尔必达亏损度日。1 t- x+ N! w# Y
. I$ z8 U' P- P5 n- h
2005年,尔必达破天荒地实现了3%的营利润率,但三星的营业利润率为30%,两者之间差了十倍。对于尔必达来说,这3%的超低利润率,景气上升周期尚可勉力维持,一到金融危机DRAM量价双杀、必须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时候,原本体质羸弱的企业会被瞬间击倒。
4 _# f7 E: E+ l* y3 Q9 d) g- \+ G  B, s4 B$ |* F
当然,尔必达不是没有扭转命运的机会。7 Q; m5 Z) Z; o, V9 U
7 `9 O! K3 J* P( P0 Z/ U/ y
公司内部的三菱系员工,擅长集成统筹,他们的工作风格,是用最少的人力、最低的成本、最经济地生产DRAM。这些三菱系地员工认为,NEC系所用的DRAM生产方法工序过多、检测过度,用最高的技术来生产PC用的DRAM,但实际上一台机子根本用不到这么好的DRAM。这个问题,也就是“质量过剩”。# o; E, @5 f( M0 i
% g' Y6 d( t8 s: _
但是,三菱系在尔必达的存在感不强,他们也离不开日立系所长的新技术研发能力,而日立系早已被边缘化。被NEC系占据的尔必达,还一直停留在日本半导体“技术第一”的自满循环里面,无心于DRAM的低成本生产技术。1 `+ J9 v" q4 W
3 H" m, f5 j2 N! y/ b
不同于尔必达离散的战斗队伍和日益落后的生产方式,三星塑造的组织型态完全是面向PC时代的。2 ?$ E! t2 M" t8 z& e& b6 _% F
+ Y. W6 `$ m- W- c% M- C% G
为了实现经济有效地生产PC用DRAM,三星在“设备不变、工艺流程不变、工序不变”的理念支持下,以多个小组内部赛马的方式,同时推进四代产品。
8 R, _& ^! |9 }  ]8 j. H2 L2 c, F1 a/ j' [9 V# h0 ]( m. z: Q( V/ L
在三星内部,每个小组均以集成技术人员为主,他们更注重全局的成本优化,而非日式分工下的局部最优。这些小组在研发与量产之间来回替换,因而能够全盘考虑,更快、更低成本地生产出面积更小的DRAM。
% x6 _; I; j' e& S
5 [2 |" C* i3 Q) b  J% N3 l尔必达鏖战13年,虽然一度回光返照,但最终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
+ F, t+ _7 A5 e) b  B/ r  L
# ?3 O# N2 {% [! \6 Y7 c2012年,在公司破产的记者见面会上,尔必达社长坂本幸雄总结了破产的原因:DRAM价格下跌、“史无前例”的日元升值、东日本大地震、泰国洪灾…至于公司的技术水平,当然还是“很高”。
+ |; a1 I. E% ]; }' M
- B. p1 w( ^/ A$ e3 c天灾由人祸,方可致不可恢复之悲剧。
1 U! j* D( b$ E, b, l+ R4 ~% T4 N) ?无力回天?
8 W% P8 r; c. E5 g) d- D日本半导体的底子是很好的。DRAM虽已日暮西山,但是日企垂直一体化的分工模式下,转向fabless (无晶圆厂的纯设计模式) 和foundry (晶圆代工模式,承接众多设计商之订单) 也未为不可。
& m, t0 `# u  f5 T, M" _% V5 a# x3 @, ]+ U
在退出DRAM领域后,大部分日企转向了SoC,做特定用途的专用集成电路 (ASIC) 。当时,日本官方还专门设立了Asuka计划,以支持13家日企成立的Selete技术协会参与这一转型。
. O* K9 c5 h# j: \. y* D( C( V( N  T6 ?6 z+ g! _- x/ B# u# U; X
但令人震惊的是,日本经产省所起草的计划书,都不知道这个Asuka应该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而参与这一计划的13个日企也在和稀泥,对于要研发的SoC工艺技术,要么认为这个东西是落后的,要么认为不需要这个东西。
7 h+ B4 U9 K' u1 C5 a; T0 n4 M9 h, v3 I9 T  i5 M4 c  r/ h
就这样,数千亿日元的公款和研究经费就这样打了水漂,最后研发出来的技术派不上用场。
( d. u" n: n# m& ?. @
+ |. C3 e4 k- M/ @$ ?/ @( O半导体全线溃败后的2013年,富士通公司表示,要把位于福岛县的半导体工厂改造为蔬菜生产基地。半导体工厂具备完善的水、空气和工序管理设施,可以说再合适不过。因为福岛该工厂具备无菌栽培的条件,据说一颗生菜能卖到400日元,是一般品种的3-4倍。
( m  Q) ]8 ?/ P2 \3 l% R; g" X7 C* i" K7 v! S6 B
为什么日本半导体产业迟迟没有找到他们的定位?6 \( K( B, x+ X0 g
$ Z9 ?9 ?9 M6 \
在汤之上隆看来,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败,不在泡沫经济,不在贸易摩擦,而在日本半导体陷入了后发创新者的窘境。他们把“创新”狭隘地当成先进技术、高质量产品的研发,却忽略了“低成本生产技术”其实也是一种“创新”。& s( h3 Y* I7 B& H

. d6 s( b( N; c0 d7 [DRAM产业是一种极其容易通过模仿习得的产业,韩国人通过日本人卖给他们的生产设备,就可以学到部分日本DRAM的生产工艺。) D% s- \. G$ N3 E
+ {0 W: H7 }& p+ M6 d& `
但是,在日本人的基础上,韩国人建立了异常强大的市场调研网络,和与时俱进的分工协作体系,从而在Wintel时代融入了全球的水平分工潮流,迅速壮大。6 \7 ]9 e# K9 C0 H& t* i# @
" \0 L; f  b1 N6 A3 L9 z& p' J
在美日贸易战后,日本有30年的时间来扭转半导体产业的局面,但是他们几乎是同时在DRAM、SoC和foundry这三个大方向上失去了战略高地,进而一步步跌向不可挽回的深渊。2 [% ?) n' R1 k, R  ^
, r% S" W( @* s9 H- I
在大块肉被分食完毕之后,日本半导体在很难通过模仿习得、更多依赖经验传承的设备与化学材料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这些细分领域能够带动的产值、就业不可与DRAM、SoC和foundry同日而语。' ^. H, O; G9 u5 z& N. d9 [4 w
; d  T8 I" U, f6 L% k8 b8 F5 a  ?
当下,日韩半导体之战正酣,隔海观火无济于事。中国芯片大计,还当对日本半导体创新的“昭和陷阱”引以为戒。
- H  E. E8 Y! p2 Y% @, Y1 l
* `% M0 f0 Q+ S5 [3 \1 p- ]参考资料:
0 n$ \4 B" N4 g6 M! T* ^
1 u1 [' T, O) M# N0 R$ ^' g3 t* h1、 失去的制造业:日本制造业的败北,汤之上隆,机械工业出版社;
+ I' |& N) Q9 N4 U4 a1 b- z9 L7 z" ^- N2 L
2、 日本电子产业兴衰录,西村吉雄,人民邮电出版社;) [4 T- {3 e3 N+ h- G5 h
1 s2 T7 g% B; J7 Y! l  p
3、 战后日本经济史,野口悠纪雄,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_6 i. |( U1 m
; {& h" M: h+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 号:  CV智识(ID:CVAI2019) ,作者:杨健楷; 编辑:张丽娟
9 ?; ?: R0 F3 W9 E9 k/ v: ?1 V9 T" |- C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