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咏菊古诗醉清秋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19-10-11 08:29     标题: 咏菊古诗醉清秋

走进秋,是要赏菊的。这四季之花,但凡可以入诗的,古人都会轻轻拈来,倾情吐纳一番心曲,秋菊算是浓重的一笔。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代元稹的这首《菊花》诗,意蕴饱满,秋意恰浓,佳境中道出偏爱秋菊,读来赏目悦心,更给人醉秋之感。此诗是说,一丛丛秋菊环绕着房舍,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西坠。不是因为百花之中偏爱菊花,只因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这首七绝诗,主题鲜明,视觉上颇具幽雅之美,更具田园之乐,读着读着就从金菊灿灿的秋里走不出来了。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菊之美,更有内涵之雅,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咏菊》,把菊花的香从岁月的风霜中写了出来。初降的霜,轻轻落着在瓦片上,芭蕉与荷花无法耐住严寒,或折断,或歪斜。惟东边篱笆处盛开的菊花,在寒冷中傲立,那金粟般的花蕊初开,让秋晨更多了一丝清香。白居易的笔下,秋菊傲寒吐香,冷清中走出篱边菊的姿影,这种抵达季节深处的秋菊之美,在人与自然的角色转换中,让人凝眸远眺,给人深思和启迪。

   宋代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虽写得伤婉,格调却清新流畅,读来虽觉凄伤,却无压抑之感,构成了特殊的风格美。该词是说,将近黎明时分,穿过山间驿路,踏过溪上板桥,只见斜月西隐,寒霜满地。行过乱山深处,只见路旁农舍外短篱围成的园子中,一枝盛开的金菊,赫然点缀在残菊丛中,耀人眼目,好像在提醒人们重阳佳节已至。《南歌子·驿路侵斜月》里,虽写残菊,但残菊丛中一枝醒目独放的金菊,却把另一种秋之美渲染得生动感人。诗词构思精巧,表意委婉深沉,颇值得一读。

   唐代李商隐《菊花》:“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李商隐的这首名诗,笔调舒缓,画面艳泽,诗里诗外都是菊花的香和美,诗人借物抒发了自己的心怀。那暗淡的紫色,鲜艳的黄色,既有陶渊明篱边菊花的色彩,又有罗含宅中的香味,寥寥两句,把秋菊内在的芬芳和妍丽,像流水一样勾勒出来,也让我们从中感味到了秋天的一抹姿色和酵香。细细品读和咀嚼,给人一种质感的和美与陶醉。

   “灵菊植幽崖,擢颖陵寒飙。春露不染色,秋霜不改条。”晋代袁山松《咏菊》诗里说,灵异的菊花种于深山,秀拔挺立,蔑视风寒。春天的雨露染不出它的艳色,秋季的霜雪摧不毁它的枝条。袁山松的这首咏菊佳诗,句句隽沉,字字珠玑,在凿实的表述中,歌咏了秋菊傲寒凌霜的品质,不失佳篇。

   凉秋高爽,菊花盛开,清秋里走进古诗词,品读一首首名家佳作,咏菊古诗醉了一个秋。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qhlt.club/)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