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一个期货人的转型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听    时间: 2012-3-12 10:00     标题: 一个期货人的转型

老刘是我的初中同学,毕业之后,我们天各一方很少联系。2009年的一次同学聚会让我们重新碰面,除了各自介绍最近几年的情况之外,还意外地发现原来我们都是“期货人”,出于对期货的热爱我们交谈得分外投入。
  从交谈中我了解到,他在本地的一家期货公司营业部开户做交易,由于手续费较高导致日内交易很难赚钱,几个月下来本金不断缩水,不过,扣除高昂的手续费,他的日内交易总体上还是盈利的。
  尽管后来我让他来我们公司开户,但由于其资金量较少且公司对手续费的严格控制,最终使得其交易成本没能下降多少,而我向他介绍期货居间的事情显然更能打动他,在多方了解和准备之后,他决定从事居间业务并鼓动其新婚妻子小云与他一起开发客户。
  在确定事宜之后,他们着手注册公司,选取办公地点,同时,我这边也积极配合他们的业务开发,准备开户合同、公司简介、品种手册以及必要的风险提示。在随后的两个月中,他们成功开发了20多个客户,有效交易客户8个。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的问题不断出现,由于缺乏系统的期货知识,加上人力的不足以及地域的局限最终导致开发及维护客户的工作无法继续下去。现实告诉他期货是个专业化程度相当高的行业,经过认真考虑之后,他们夫妻俩还是决定回归老本行,做回弹簧加工生意。
  老刘的家里一直做弹簧生意,2008年他们兄弟分家之后,他和弟弟分别开了一家弹簧加工企业,但由于订单不足的缘故,他自己的弹簧厂基本上处于半歇业状态,进而才有时间去从事期货交易。经历一次失败的期货开发业务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要从事自身擅长领域的决心,于是,利用之前期货开发业务的一些方法,比如打电话、亲自上门拜访、发资料等手段,很快在弹簧加工业务开发上面寻找到了突破口,同样,这些客户开发的工作都落在小云身上,老刘主要负责生产。2010年之后,他们的加工厂开始正常运营,期间我也去拜访过他们,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觉得这样做比较踏实,至少自己心里有底。经过2010年和2011年这两年的艰苦奋斗,他们的弹簧加工厂初具规模,机器从原来的几台增加至10多台,今明两年计划增加至20台左右,达到中等加工企业的规模。
  虽然目前老刘从事的工作与期货没有多大的联系,但是,他还会时不时关心下期货价格,特别是螺纹钢,因为弹簧的原材料是线材,与螺纹钢价格联动性较大。用老刘的话讲:“在涉足期货之后才发现,对于原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企业未来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尽管目前不参与期货交易,但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功能来指导企业的日常运营也是非常必要的。”




欢迎光临 龙听期货论坛 (http://qhlt.club/)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