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期货程序化 | :期货程序化研究 | :期货量化学习 | :期货量化 |
返回列表 发帖

美国农业部——小麦展望报告

美国农业部——小麦展望报告

 摘要:美国小麦出口预计创下四年最高

  2024/25年度美国小麦出口预计达到8亿蒲,较上月预估值高出2500万蒲,原因是国内供应上调,来自其他主要出口国的竞争减弱。俄罗斯小麦产量预估下调500万吨。俄罗斯欧洲地区是冬小麦主产区,5月份的低温天气以及整个生长季节的干旱炎热都对该地区造成困扰。欧盟(因法国降雨过量)和乌克兰(因干燥加剧)的产量预估下调。在这些主要出口国产量预估下调的情况下,美国小麦价格开始向其他主要出口国靠拢。美国硬红冬小麦(美湾FOB价)与法国小麦(鲁昂FOB价)之间的价差已大幅缩小,而其他主要等级的小麦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相比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尽管本月出口上调,但美国在全球市场所占份额的长期下降依然明显,因为出口总量比2020/21年度减少20%。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仍将是全球第五大小麦供应国。

  美国国内展望

  本月对美国小麦供需数据调整的汇总

  1、2024/25年度美国小麦产量预计为18.75亿蒲,比5月份预测高出700万蒲,同比增长3%。美国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局(NASS)在6月12日的作物产量报告中提供了最新的基于调查的冬小麦产量预测。冬小麦总产量预计达到12.95亿蒲,比5月预测高出1700万蒲,因为硬红冬小麦产量的增幅抵消软红冬小麦和和白冬小麦产量降幅。冬小麦收获面积保持不变,为2520万英亩,比去年增长2%。

  1)硬红冬小麦产量预计为7.26亿蒲,比上月预估高出2100万蒲。堪萨斯州和蒙大拿州这两个主要硬红冬小麦产区的冬小麦单产上调。由于弃耕面积下调,单产较上受干旱影响的水平大幅改善,小麦收获面积将高于上年。

  2)软红冬小麦预计为3.42亿蒲,较上月下调200万蒲。

  3)白冬小麦产量预计为2.26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2.29亿蒲。

  4)2024/25年度杜伦麦和其他春小麦总产量预计为5.8亿蒲,与上月基本持平。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杜伦麦产量数据来自6月12日的NASS作物产量报告,而其他产量数据则是根据NASS的预期种植面积、各州收获种植比的10年平均值以及各州的长期历史趋势单产计算得出的。NASS将在7月份的作物产量报告中首次发布基于调查的杜伦麦和其他春小麦产量预测。

  2、2023/24年度所有小麦出口预估维持不主为,仍为7.2亿蒲,各类小麦出口没有调整。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的美国小麦出口达到650万蒲,比上年同期减少8%。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的官方小麦贸易统计数据基于美国商务部统计调查局的数据。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出口销售数据和出口检验报告,5月份的出口步伐似乎慢于4月份。

  3、2024/25年度美国小麦出口量预计达到8亿蒲,较上月调高2500万蒲,原因是国内供应上调,主要竞争对手国的出口预期减少。

  4、2023/24年度美国小麦进口预估维持在1.4亿蒲不变,各类小麦进口未调整。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期间美国小麦进口总量为1.28亿蒲,占全年度预测进口的91%,比上年同期增长14%。2024/25年度进口预估不变,仍为1.2亿蒲。

  5、根据美国农业部迄今为止报告的价格以及本年度剩余时间的预期期货和现货价格,2023/24年度小麦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7.00美元,较上月下调0.10美元。美国农业部的农产品价格报告显示,2024年4月农场价格为每蒲5.91美元,低于2024年3月的每蒲6.01美元。

  6、2024/25年度小麦农场平均价格预计为每蒲6.50美元,较上月上调0.50美元,原因是近期期货市场上涨,全球小麦供应预计趋紧。

  冬小麦状况较去年有所改善

  今年冬小麦生长条件远远好于上年,这反映在NASS的作物产量数据中,这些数据显示冬小麦单产以及收获播种比都有所提高。截至2024年6月9日,冬小麦优良率为47%,相比之下,上年同期为38%。在冬小麦主产州中,堪萨斯州和俄克拉荷马州的优良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单产显著改善。相反,得克萨斯州的生长条件较差,单产下降。今年科罗拉多州优良率下降,但单产预计与上年持平。截至2024年6月9日,冬小麦收割已完成12%,去年同期为7%,5年平均值为6%。

  与一年前相比,大平原南部硬红冬小麦主产州的旱情已大大缓解。根据美国农业部的干旱监测报告,截至6月4日,约21%的冬小麦耕地处于干旱,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为47%,5月初为28%。太平洋西北部的部分白小麦产区遭遇干旱,而美国东部地区的春小麦产区基本未受干旱影响。

  截至6月4日,只有3%的春小麦耕地处于干旱(不包括杜伦麦)。今年春小麦播种和出苗进度略高于正常水平,因为北部平原的主产区基本避免了在某些季节可能导致播种延迟的过量降雨。NASS称,截至6月9日,春小麦播种已完成87%,略高于去年同期的86%和5年平均水平83%。

  国际展望

  2024/2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估下调至7.908亿吨,但仍将是历史最高2024/25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估下调至7.908亿吨,较上月调低740万吨,但仍将是历史最高纪录。本月调整幅度最大的国家是俄罗斯,该国的小麦产量大幅下调,欧盟、乌克兰和英国的产量下调幅度较小。在俄罗斯,冬小麦收获面积和单产因长期炎热天气、干燥加剧和近期冰冻事件的影响而下调。欧盟小麦产量下调,原因是法国产量调低。据报道,由于持续过量降雨,法国的作物状况降至4年来的最低。

  乌克兰的产量和单产下调,因为干燥天气加剧导致作物状况恶化。与法国类似,英国的多雨天气也导致单产和产量下调。阿根廷小麦产量上调至1750万吨,较上月预估高出50万吨,因为小麦价格上涨提高种植利润,一些主产区水分充足,小麦播种面积增加。根据NASS的最新数据,美国冬小麦单产预估上调,因此产量上调。

  2024/25年度全球贸易将低于历史最高水平

  2024/25年度(7月至6月)全球小麦出口预计为2.13亿吨,较上月预估值低240万吨。出口份额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出口供应的逐年变化。

  尽管俄罗斯的出口因供应紧张而大幅减少,但预计其仍将以较大优势保持世界主要小麦出口国的地位。同样,乌克兰的出口预估也因产量下调而调低。与此相反,尽管产量下调,但欧盟的出口上调,因为期初库存充裕,与俄罗斯相比,欧盟小麦竞争力预期增强。由于产量上调以及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竞争减弱,美国的出口上调。在2023/24年度出口步伐强劲的情况下,埃及的面粉产品出口预期将有所增强,因此埃及的小麦出口上调。由于来自俄罗斯的竞争减弱,塞尔维亚的出口略有上调,这将会降低该国的库存。

  2024/25年度全球进口预计为2.07亿吨,较上月下调230万吨,主要原因是欧盟和土耳其的进口下调。欧盟的进口下调是因为其主要供应国乌克兰的出口调低。土耳其最近宣布将从6月21日起禁止进口,至少到10月15日,以保护其国内生产商。阿塞拜疆的进口下调,原因是在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消费将会减少。阿塞拜疆2023/24年度的进口也因贸易步伐而下调。由于国际小麦价格高于玉米价格,小麦用量可能减少,因此韩国的小麦进口下调。

  全球小麦消费和期末库存下调

  全球小麦消费下调,因为小麦的饲料和其它用量下调幅度超过食品、种子和工业(FSI)用量的略微增幅。欧盟小麦的饲料和其它用量下调,原因是产量下调,价格上涨将降低小麦在饲料配给中的竞争力。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的饲料和其它用量下调,因产量下调。由于2023/24年度强劲的贸易步伐提高对2023/24年度和2024/25年度消费的预期,中国的FSI用量上调。土耳其的FSI用量因进口下调以及期初库存高于预期而下调。从2021/22年度到2023/24年度,土耳其的FSI用量共计下调90万吨。土耳其最近宣布将在几个月内停止进口,可能是表明其库存高于之前的预期。

  全球小麦期末库存预计为2.523亿吨,较上月调低130万吨,仍将是2015/16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中国小麦期末库存几乎保持不变,仍占到全球小麦库存的过半。印度期末库存预计为850万吨,略高于2023/24年度,当时是2007/08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

  主要出口国的期末库存预计为5260万吨,较上月下调170万吨。主要出口国的库存水平通常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分析指标,因为这些库存是可供世界市场使用的库存,会影响全球小麦价格。大多数出口国的期末库存均出现下调。俄罗斯的期末库存预计仅略低于770万吨,但将是2019/20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俄罗斯减少出口将会激励其他一些供应国通过降库存来满足主要进口国的需求。最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期末库存下调300万吨,至1140万吨。

  2023/24年度全球小麦市场调整

  2023/24年度全球小麦期初库存上调至2.71亿吨,较上月预估高出60万吨,主要是由于土耳其消费和库存数据调整。全球产量几乎保持不变,为7.876亿吨。进口上调320万吨,至2.168亿吨,主要是根据贸易步伐,中国和埃及进口大幅上调。由于欧盟、加拿大和乌克兰小麦的饲料和其它用量降幅超过中国FSI的略微增幅,因此总消费量下调。全球小麦出口上调300万吨,至2.222亿吨,主要是由于欧盟和加拿大的出口步伐强劲。期末库存上调180万吨,至2.596亿吨,其中中国和土耳其的库存上调,而欧盟的库存下调。

论坛官方微信、群(期货热点、量化探讨、开户与绑定实盘)
 
期货论坛 - 版权/免责声明   1.本站发布源码(包括函数、指标、策略等)均属开放源码,用意在于让使用者学习程序化语法撰写,使用者可以任意修改语法內容并调整参数。仅限用于个人学习使用,请勿转载、滥用,严禁私自连接实盘账户交易
  2.本站发布资讯(包括文章、视频、历史记录、教材、评论、资讯、交易方案等)均系转载自网络主流媒体,内容仅为作者当日个人观点,本网转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不对该类信息或数据做任何保证。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不能依靠信息而取代自身独立判断,不对因使用本篇文章所诉信息或观点等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3.本站发布资源(包括书籍、杂志、文档、软件等)均从互联网搜索而来,仅供个人免费交流学习,不可用作商业用途,本站不对显示的内容承担任何责任。请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如果喜欢,请购买正版,谢谢合作!
  4.龙听期货论坛原创文章属本网版权作品,转载须注明来源“龙听期货论坛”,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本论坛除发布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时,请及时联系删除。联系方式:http://www.qhlt.cn/thread-262-1-1.html
如何访问权限为100/255贴子:/thread-37840-1-1.html;注册后仍无法回复:/thread-23-1-1.html;微信/QQ群:/thread-262-1-1.html;网盘链接失效解决办法:/thread-93307-1-1.html

返回列表